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委召开常委会(扩大) 会议 » 详情
区委召开常委会(扩大) 会议
发布时间: 2020-08-03   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类型: 利州要闻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7月31日,区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暨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等,研究我区贯彻意见。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昱隆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市委召开七届十二次全会,研究部署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通过了《决定》,科学回答了广元“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我们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各地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贯通起来,与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暨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加大宣传和解读力度,推动会议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推动国家战略在利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组织学习研讨、宣传阐释和理论教育工作,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神实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抓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结合省委对广元的定位、市委对利州的定位,准确把握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深入研究省、市政策动向,主动加强与成渝地区的合作,完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抓紧谋划推出一批支撑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占得先机、获得优势。要抓好城乡基层治理,以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统揽,扎实做好乡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争创全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

就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强调,当前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特别是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易发高发,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慎终如始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严格落实风险等级健康管理措施,全力做好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区人员的排查、管控、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工作,加强对进口瓜果蔬菜、冷冻冷藏食品的检验检疫及重点场所区域的防控管理工作,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

就全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会议强调,要严格按照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继续抓好问题整改“回头看”、稳定增收、扶贫项目建设、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感恩教育、普查准备等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主动谋划工作,积极融入全市发展格局,持续抓好项目投资工作,全面落实“1+4”工业政策体系和减税降费各项政策,鼓励支持商贸企业开展各类促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同步抓好民生保障、乡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和非洲猪瘟防治等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会议强调,要统筹抓好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和交通运输、建筑工地、消防、危化品、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宣传引导和安全监管执法,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时刻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抓实抓细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应急处置、临灾避让等工作,确保安全度汛。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肃值班值守工作纪律,畅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渠道,及时收集、报告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应对有效、处置有力。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职责,强化领导包案督办,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抓好矛盾纠纷疏导、化解工作,坚决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前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