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利州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

发布机构: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2-05-05 10:16 字体: [ ]



按照预决算信息公开有关要求,现将利州区2021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和相关表格说明予以公开,具体内容见附件。

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公开目录:

1.利州区2021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利州区2021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相关附表



表一、2021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表二、2021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表三、2021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表

表四、2021年利州区“三公”经费支出表

表五、2022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草案)表

表六、2022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草案)表

表七、2022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平衡(草案)表

表八、2022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功能分类支出预算(草案)表

表九、2022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经济分类支出预算(草案)表

表十、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经济分类基本支出预算(草案)表

表十一、2022年利州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预算表

表十二、2022年利州区转移支付项目表

表十三、2022年利州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表

表十四、2022年利州区本级重大投资计划和项目情况表

表十五、2022年“三公”经费支出测算(草案)表

表十六、2021年利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表十七、2021年利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表十八、2022年利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草案)表

表十九、2022年利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草案)表

表二十、2022年利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算平衡表

表二十一、2022年利州区对下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支付预算表

表二十二、2022年广元市利州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草案)表

表二十三、2022年广元市利州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草案)表

表二十四、2022年利州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预算平衡表

表二十五、2022年利州区对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预算表

表二十六、2022年利州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算(草案)表

表二十七、2022年利州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草案)表

表二十八、2022年利州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预算平衡(草案)表

表二十九、2021年利州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表三十、利州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一、利州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二、利州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表三十三、利州区本级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表

表三十四、利州区本级2021年新增政府债券项目实施情况表

表三十五、利州区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表三十六、利州区本级2022年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情况表

表三十七、利州区2022年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表三十八、利州区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调整情况表

表三十九、利州区2022年限额调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

表四十、2022年利州区地方政府中长期支出责任ppp项目付费表

3.利州区2022财政预算相关说明

利州区政府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利州区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利州区政府预算绩效开展情况说明

利州区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利州区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公示情况


关于广元市利州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4月18日

在广元市利州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广元市利州区财政局局长  马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广元市利州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提请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区政协的支持帮助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市第八次党代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1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9023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5402万元,非税收入33621万元,税占比62.23%),为预算的106.95%,同比增加11590万元,增长14.97%。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1104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1644万元,调入资金204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0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7万元后,全区可供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333323万元;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280881万元、上解支出1127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584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723万元,年终结余7600万元(上级专项结转)。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1年全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04600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收入242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收入66100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6080万元(土地处置收入35858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222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04600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支出2420万元;专项债券支出66100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6080万元。全年实现收支平衡。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6080万元主要用于:污水处理费支出10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支出118万元、土地出让征拆成本和失地农民社保缴费支出14440万元、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8441万元、债券发行费用支出54万元,消化以前年度挂帐支出12923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1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681万元,其中:区属企业利润上缴181万元(区利坤发展有限公司58万元;区粮油储备库3万元;市利元产业发展集团60万元;区城乡建设发展集团50万元;市利兴工业发展集团10万元),市利元产业发展集团处置宝轮希望城资产5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681万元,其中:区国资金融局用于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出20万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457万元,调出资金204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1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10101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010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3984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984万元),当年收支结余6117万元,历年滚存结余24920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

截至2021年底,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43030万元,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债务限额346451万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类型看:全区一般债务限额162920万元,余额16283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83531万元,余额180200万元。

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教育、乡村振兴示范片、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21年,全区财政工作围绕区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积极稳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经济下行压力,集中财力保重点,有力推动各项财政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1.狠抓收入强征管,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和主题主线。加强协税护税,完善收入研判常态化机制,统筹收入征管举措,坚持在房地产、建筑等重点税源管控和跟踪上抓服务,在土地出让金、人防易地建设费、垃圾清运费和农房重建贷款等欠费追缴上下功夫,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023万元(税收55402万元,非税33621万元),增长14.97%,税占比62.23%。全力以赴向上争取,共到位资金323275万元,同口径增长12.4%,其中债券资金71900万元(一般债券5800万元,专项债券66100万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2.加强统筹保重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有度。深刻把握“过紧日子”要求,统筹用好上级资金和本级财力,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一是始终守住“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强化“三保”预算编审和执行监控,工资、乡村振兴资金、直达资金和基本民生资金实现专项库款管理,全年安排“三保”预算支出2274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二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39629万元全力保障30件民生实事资金需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以上。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和惠民惠农“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将教育、卫生、社保等19类民生资金纳入监控,分配率达100%,使用率超97%,有效确保党中央“关怀”第一时间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三是大力调结构、优支出,压减非必要支出近10%,清理收回存量资金20850万元,优先用于民生领域,统筹保障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维稳处突、生态环保和森林防灭火等资金需求

3.落实保障促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持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政策红利向企业实利转化。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支持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对全区“十大”支撑性重点项目、二类重点项目落实资金要素保障。坚持抓工业、强县域产业“筋骨”,安排债券资金5000万元支持宝轮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充分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和产业集聚效益。持续加大财政对工业企业支持力度,安排工业发展资金4835万元,助力骨干企业挑大梁。争取外经贸发展资金841万元,安排会展经费85万元,助力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支持打造现代服务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取衔接资金8409万元,安排乡村振兴及“三农”重点工作资金8078万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157万元,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入金融“活水”,促进财金良性互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获得省级奖补490万元,兑付小微企业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等财政补贴419万元,兑现创业担保贷款、“政担银企户”财政贴息393万元,既助推了产业发展,也缓解了市场主体融资难。

4.多措并举防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扛牢政府债务管理政治责任,持续健全完善债务管控制度和督查考核机制,通过细化任务、定期研究、约谈通报等措施,压实化债单位主体责任,确保政府债务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进一步提高政府债务管理水平,准确编制债务预算,将债券本息全额纳入预算管理。逐笔清理隐性债务,通过统筹整合预算安排、审计核减、停工停建、资产处置等方式,全年化解政府隐性债务76558万元,化债进度109%,全区债务风险保持总体可控。

5.深化改革强管理,财政管理质效持续提升。一是持续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启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预算管理信息化、电子化水平持续提高。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出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办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4项。组织开展法律顾问团、招商引资工作经费项目等8个新增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评减财政资金100余万元。将全年预算项目支出全部纳入事中绩效监控范围,组织开展8个部门整体和13个项目的重点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考评机制初步形成。二是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制定镇村公有资产盘活处置规划,统筹运用“五个一批”方式,118宗“沉睡”镇村闲置资产全部实现盘活利用,并落实常态化监管机制,防止资产再闲置。制定印发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办法和相关指导性目录,科学选取试点乡镇和试点领域,推动乡镇(街道)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突破。三是持续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采购效率为重点,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执行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深入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覆盖清理并取消政府采购领域相关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促进公平竞争。大力推进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将失信行为在“信用中国(四川)”网站公示和曝光,强化联合惩戒。四是大力提升财评质量,坚持财评关口前移,以“政策+定额、方案(资料)+现场、信息+实际”的模式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全年完成项目财评247个,审减金额7200万元,平均审减率6.5%,财评节支增效作用有效发挥。五是常态化落实财政监督,以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深化会计监督、强化内部控制为重点,坚持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相结合,全年开展财务管理风险大排查、“小金库”治理等财政监督检查7次,有效提升财政监督效能。

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编制好2022年预算,做好财政保障调控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大力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合理编制2022年预算。全面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积极稳妥、厉行勤俭节约、集中保障重点、优化编制方式、加强绩效管理、聚焦风险防范原则,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保重点,努力提升财政支出绩效。

(二)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2022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89612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同口径增长8%(剔除法院上划收入基数)。

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9643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4206万元、调入资金25389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5279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1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72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600万元(专项结转),收入总量为360964万元。

根据《预算法》收支平衡原则,全区支出预算为360964万元。在此基础上扣除上解支出1214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0206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18612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31035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4285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00万元,专项债券收入66100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1000万元。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0350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支出1000万元;城区背街小巷建设及环境整治200万元,污水处理服务费支出20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支出6610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利息6790万元(含手续费75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还本5900万元;土地出让成本支出187205万元;工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化解隐性债务及PPP项目付费14676万元;调入公共预算25279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2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363万元。其中:区属企业利润收入363万元(市利兴工业发展集团50万元;市利元产业发展集团100万元;区城乡建设发展集团100万元;区文旅投资集团50万元;区利坤发展有限公司60万元;区粮油储备库3万元)。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63万元。其中:用于企业改革成本支出248万元(市利兴工业发展集团15万元;区利坤发展有限公司148万元;市利元产业发展集团40万元;区城乡建设发展集团30万元;区文旅投资集团15万元),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区粮油储备库5万元,调出资金11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预算总收入8462万元(个人缴费收入3496万元、利息收入19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787万元、委托投资收益939万元、转移收入5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4075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4075万元),当年收支结余4387万元,历年滚存结余29307万元。

5.新增地方政府债务

2022年新增债券项目已上报省财政厅,2022年新增债务限额尚未下达,待收到全年限额后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调整方案,并在债券项目安排方案确定后报区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算清“收入账”,夯实收入增长基础。推动实现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一步强化协税护税机制,加大涉税信息交换和共享,加强重点税源管控,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资金、股权转让涉税征管。继续加大农房重建贷款、人防易地建设费等历欠款清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持续强化非税收入征管,落实落细督促考核举措,及时组织应缴未缴的非税收入入库。加快成熟地块出让,确保预算安排的政府债务偿还和重点项目有足够的财力支撑。继续清理财政存量资金,大力防范资金沉淀,增加可用财力,增强资金绩效。精准谋划包装一批项目,继续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和新增债券额度,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向我区倾斜,有效做大我区收入“蛋糕”。

(二)算细“支出账”,从严财政支出管控。坚持“过紧日子”“过苦日子”思想不动摇,在预算安排、执行和资金拨付顺序上,坚持按“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 ”的原则编制和执行,优先把国家和省定标准的“三保”摆在首位,确保工资、运转、基本民生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同时,按照“能省则省、能简则简”的原则,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坚持勤俭办事,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强化“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制定资金管理细则和绩效评价方案,落实奖惩机制,推动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从一般公共预算向其他三本预算拓展,发挥好绩效评价结果对调整预算项目、资金规模、支出方向等的引导作用。

(三)算好“民生账”,强化社会民生保障。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大力保障办好民生实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以上投向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持续加大直达资金监督管理,加大直达资金支付力度,用好“一卡通”阳光审批监督平台,确保一分钱不截留、不延误,第一时间直达基层、到达人民群众手中。

(四)算准“发展账”,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持续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财政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招商引资等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措施,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继续支持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好项目资金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继续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重点加大对乡村振兴产业投入,不断强化对乡村振兴的内在支撑。

(五)管好“风险账”,强化债务风险防控。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举债融资机制,规范政府存量隐性债务、PPP项目、政府投资基金等管理模式,确保政府性债务保持在合理区间,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主动接受区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围绕“六稳”“六保”大局,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昂扬的实干精神、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千方百计挖潜增收,精打细算安排支出,想方设法支持发展,毫不松懈防范风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