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产业布局。确定了以生态康养为引领,推动“一菇三耳”有机山珍和生态畜牧联动发展思路,统筹在全乡13个村布局湿地康养、“一菇三耳”高山食用菌、畜牧养殖、干果、蔬菜等产业。按照“一轴两核”的产业空间布局,沿宝七路轴线布局食用菌、果蔬、林下种养殖、乡村旅游产业;以月坝湿地为核心布局生态康养旅游产业;以白朝食用菌产业园为核心布局“一菇三耳”为主的食用菌发展区。
(2)激活发展动力。增强白朝同周边中心城镇的互融互通能力,积极构建产业发展“高速”路网,深入实施市、区人才培养、回引、合作工程,组建一支以辖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返乡创业者、合作社负责人、集体经组织法人等为主,创业大学生、返乡优秀农民工、退休机关干部、新乡贤为辅的产业发展生力军,不断引领和推动全乡产业发展,全乡食用菌产业人才达42名,生态康养旅游吸引返乡人才28名。
(3)推动产业振兴。全乡已建成党建扶贫示范园区2个,培育党员示范户65户。建成8个党建创业综合体,高标准建成310亩食用菌产业园、330亩桃树板栗园、150亩中药材产业园等党建示范项目,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和吸纳农户发展产业,同步引导、规范、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入股合作分红等多种利益分配形式,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