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审计监督精准性。本次审计紧扣融资担保行业特点,围绕政策落实、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风险防控有效性三大核心任务展开。一是关注政策执行情况,重点核查公司是否严格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担保业务是否聚焦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是否存在偏离主责主业等问题;二是全面核查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通过审查财务数据、业务台账及资金流向,核实资产质量、负债规模及经营效益,揭示虚增收入、隐匿亏损等风险;三是强化风险防控审计,重点评估担保业务审批流程、风险准备金计提、代偿追偿机制等关键环节,分析担保集中度、代偿率等指标,系统评估公司抗风险能力。
(二)创新审计模式,提升监督效能。审计组坚持科技强审理念,采取“数据分析先行+现场核查验证”的数字化审计模式。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担保业务数据、财务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筛查异常担保关联交易、违规放大杠杆等线索;另一方面,结合现场访谈、资料调阅等方式,深入核查内部控制漏洞及风险管理薄弱点。同时,强化审计与纪检监察、财政、国资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整改落实。针对审计发现的担保业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代偿资金回收效率偏低、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到位等问题,审计组坚持“边审边改、以审促治”原则,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推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议建立动态风险监测平台,优化担保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强化代偿追偿责任落实,督促健全法律诉讼与资产保全机制;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合规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