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四——警惕保健品广告陷阱,守护自身健康与财产安全
2025-04-15  来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保健食品领域商标虚假标识现象频发。标签、外观包装图案与文字、使用说明书、宣传广告与其注册或备案的内容相差甚远,将保健功能肆意夸大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很多产品未标注适用与不适用人群,而扩大至所有年龄并且未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元市利州区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请警惕以下保健品消费陷阱:

一、虚假宣传吹“神药,贻误病情损健康

一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在保健品广告中肆意夸大产品功效。将普通保健品吹嘘成能治愈疑难杂症,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神药” ,利用患者渴望康复的心理,误导他们放弃正规医疗治疗,选择购买保健品。但事实上,保健品本质上是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盲目相信这类夸大宣传,不仅会延误病情,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大损害。

二、骗术洗脑编病灶,诱购敛财噬养老

除了功效虚假宣传外,保健食品的欺诈销售人员,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和夸大宣传,以举办所谓的健康讲座、免费活动、专家义诊等为名,给老年朋友灌输所谓的“养生理念”来洗脑,胡乱包装出一个所谓的“医学专家”用特制“专用检查仪器”给老年朋友免费体检,做出一个吓唬老年朋友的“诊断书”,从而让老年朋友服服帖帖的购买他们专门为“有病的人”准备的“包治百病的神药”,使老年朋友的血汗钱流入他们的“钱袋子”。

三、理性消费防陷阱,依法维权筑屏障

为避免落入保健品广告陷阱,消费者要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相信广告中的夸张说辞。购买保健品前,应多了解产品信息,查询其批准文号,确认产品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同时,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依据自身实际健康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及适合服用何种保健品。若发现保健品广告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请牢记,健康无价,切勿被虚假保健品广告误导,从而伤害您的身体、掏空您的钱包。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326231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