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制审核促质量。构建“四维联审”案件质控机制,组建由班子成员、法制专家、纪检专员、执法骨干等构成的案审委员会,定期开展行政处罚案件集体案审会,实行“审案情、审证据、审裁量”全要素审查,确保每起案件在事实认定、证据链闭合、裁量基准适用等方面实现精准规范。今年以来,累计召开案审会6次,审议规划行政执法、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等案件16件。
(二)案卷评查促提高。建立“三级递进”案件质量管控体系,形成“月度自查-季度抽查-年度评查”全流程监督闭环。执法中队每月开展案件全覆盖自查,筑牢质量基础;案件检查组按季度对80%以上的案件进行“体检式”核查,针对共性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并跟踪销号;同步实施“精品案卷”培育工程,每年精选优秀案例参加市级交叉评查,进一步促进执法规范迭代升级。
(三)法制培训促提升。打造“学战研”一体化培训矩阵,构建“理论武装+实战锤炼+考核驱动”三维培养体系。通过“菜单式”选学、“案例式”教学、“场景式”演练等模式,系统开展涵盖23部核心法律法规的实务培训。建立培训成效转化机制,将办案成效、学习成绩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激发全员学法用法动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培训3期,实务讲座2场,模拟执法演练1次,覆盖执法人员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