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排查建档,夯实保护基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古树名木进行拉网式普查,建立“一树一档”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树种、树龄、生长状况等信息,利用GPS定位,绘制分布图,为科学保护提供依据。目前,共登记古树名木43株,其中一级古树5株,二级古树13株,三级古树25株,
(二)强化日常管护,确保健康生长。实行“一树一人”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协议,对长势衰弱的古树采取修剪枯枝、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修复等复壮措施。目前,管护长势衰弱古树13株,清理古树周边杂物6处。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保护氛围。通过微信、广播、QQ等形式进行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普及古树保护知识,定期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活动,整理古树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提升文化价值。目前,制作宣传展板2块,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
(四)健全长效机制,巩固保护成果。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将保护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联合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处置古树树线缠绕、倒伏、病虫害等突发情况。目前,开展古树名木专项检查2次,组建应急抢险队伍8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