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监管力度,严防源头风险。紧盯群租房、高层住宅小区等重点部位,联合城管、街道办、物业公司对楼梯过道、天井阳台“飞线充电”行为开展大排查,当场告知业主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潜在危险责令立即整改,对拒不配合整改人员给予约谈警示。同时建立持续性跟踪整改问责机制,督促物业部门完善修建集中充电装置,确保广大电瓶车主安全充电用车。截至目前,共检查辖区群租房200余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40余处,约谈警示5人。
二、完善内外机制,提升应急水平。外部联合消防部门定期开展实战拉练、演练,做到应急应战一体化、平时战时“一键转换”,确保一旦发生因“飞线”充电引发的火灾警情时,执行有力、处置高效。内部加快推进“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指挥体系建设,构建警种部门联动、整体合成作战的警务运行机制。此外,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完善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保管、日常保养维护机制,提升抢险救援的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三、拓宽宣传阵地,营造良好氛围。社区民警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各小区开展安全充电用车宣传,通过在小区宣传栏、电梯轿厢等部位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安全用车用电知识讲座,在小区业主群发送安全宣传温馨提示等形式,向居民讲解电动车不当充电将极易引发火灾的相关知识以及违规充电引发火灾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营造人人重视消防、人人关心安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