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域覆盖查隐患,拧紧风险防控“安全阀”。由应急管理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组建专班,对全乡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聚焦畜禽养殖场沼气池、发酵池等重点领域,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发现并整改通风设施故障、防护装备缺失等隐患32处,整改率100%。同步在危险作业点增设“有限空间作业十不准”“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等警示标牌56处,实现风险点位挂牌明责。
(二)靶向培训强意识,织密规范操作“防护网”。以“案例震慑+实操赋能”双轮驱动,分层召开养殖户专题培训会5场,通过中毒窒息事故案例学习、防护装备穿戴竞赛等形式,强化“作业审批、双人监护、全程监测”执行。建立“村级初审+乡级备案”二级审批机制,推行有限空间作业24小时前置报备,累计备案清淤、检修等作业17次,从源头杜绝违规操作。
(三)实战演练补短板,锻造应急处置“硬实力”。创新“桌面推演+实景模拟”双模式演练,组织87家养殖场负责人开展沼气池人员受困救援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响应时效。为全乡养殖场统一配备四合一气体监测仪、强制通风等设备,落实“一池一策”救援流程图上墙制度,明确每场2名持证应急救援员,确保突发情况“3分钟响应、10分钟处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