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写作根基。依托“统计赋能·青蓝学堂”平台,精准开展专业化培训。针对公文、信息等薄弱方面,邀请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开设专题培训班3期,覆盖90余人次。系统讲解信息采编技巧、公文写作方法及政策解读要点。截至目前,发布政务信息19条,市统计内网信息85条。
(二)强化考核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实施“月通报、季考核”机制,每月公示各股室(中心)信息报送量及采用情况,倒逼责任落实;将信息撰写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体系,设定基础分与加分项,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与上年同期相比,政务信息增加6条,市统计内网信息增加34条。
(三)严格质量管控,提升信息含金量。严格按照“分级审核、先审后发”和“谁审核、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工作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保密审查制度。撰写的《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信息支撑》被《广元日报》理论版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