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实责任线,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乡村两级包保责任制,13个村、社区配备专职食品安全协管员16名。与辖区27家农家乐、家庭农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签订安全责任书,每季度开展1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核查。
(二)筑牢监管线,开展靶向性专项整治。联合市场监管所、派出所、应急管理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针对散装白酒、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等风险领域开展排查,实现节前检查全覆盖。设立“赶集日驻点快检”模式,在场镇市场设立流动检测站,累计抽检自销农产品13批次、餐馆食材23批次,全部抽样呈阴性合格。
(三)延伸共治线,培育全民参与新格局。利用“村村通”广播开展《食品安全法》普法宣传24次;组织场镇宣讲活动3场、在辖区学校开设“食品安全小课堂”,累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提供相关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