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牢制度保障根基。成立街道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中心,构建“1+8+X”协同机制(1个中心统筹、8个村社服务站联动、X家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发现-报告-干预-跟踪”全链条响应网络,累计开展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等场景模拟演练2次、普法讲座3场,覆盖学生及家长2000余人次。
(二)构建安全成长空间。组建“警校家”三方护学联盟,每日出动民警、教师、家长志愿者30余人次,在重点时段对辖区内学校实施“定岗、定人、定时”值守;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整治校园周边娱乐场所3家,安装智能监控探头12个。
(三)完善关爱服务体系。设立街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累计提供心理疏导服务120人次;开展“家长成长营”系列培训4期,教授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等技巧,惠及家庭800余户。打造社区“阳光成长空间”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