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清运体系,绘就长效“新图景”。以村为单位、公益性岗位和公共服务经费为保障,建立环境清理队伍,深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截至目前,吸纳公益性岗位、网格员等20余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新分类垃圾桶50个。
(二)坚持靶向发力,打好整治“组合拳”。聚焦主干道、房前屋后、路渠沟渠和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全域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机械20余台次,整治卫生死角40余处,推动村容村貌从“一处净”向“全域美”转变升级。
(三)强化宣传教育,激活思想“动力源”。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村响”、宣传栏等线上线下渠道,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开展垃圾禁烧宣传活动6次,发放倡议书3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