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高位推动,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召开5次专题部署会,明确街道、村两级田长职责,统一街道、村(社区)干部思想认识。常态化开展巡查,严格规定乡级田长每月巡田不少于1次、村级田长每周巡田不少于2次,截至目前,累计巡田达360余次。织密“责任到人、监管到户”的耕地保护网络,切实筑牢耕地红线,有效补齐基层耕地保护制度短板。
(二)创新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护田氛围。采用“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模式,依托村组微信群、“村村响”广播、村民大会等多样化载体,多维度、全方位宣传田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每季度开展1次“田长制”业务培训,重点指导各级田长熟练运用“四川田长巡田”APP,确保巡查有痕、问题早现。
(三)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常态长效落实。严格执行日常巡查监管要求,对耕地撂荒、非法占用及破坏行为,着力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闭环式监管流程。同步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及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日常管护,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推动形成各级田长紧密协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格局,确保护田责任落地生根、常态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