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引领“强引擎” 绘就整治“同心圆”。建立“街道党工委—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责任体系,划分36个党员责任区,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800份,每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先锋行”活动,累计组织党员志愿者1800人次,清理沟渠35公里。
(二)全民参与“齐发力” 奏响共治“大合唱”。设立3个“环保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参与清扫、垃圾分类等赚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已兑换积分1.8万分。联合学校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发放倡议书5000份,通过学生带动家庭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群众参与率从40%提升至85%。
(三)长效管护“固根基” 破解整治“回头难”。通过公益性岗位对各村实行垃圾清运、绿化养护市场化运营。建立“街长+巷长+户长”三级巡查制度,发现问题30分钟内响应处置。截至目前,清理垃圾死角1200余处,改造农村户厕180户,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3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