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拧紧“责任链”,构建三级监管体系。成立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食安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今年以来,研究解决幼儿园食品留样不规范等问题5个;街道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部门组建联合执法队,开展“护苗行动”8次,建立“检查-反馈-整改-验收”闭环流程,问题整改平均用时2.4天。
(二)练就“应急功”,强化危机处置。印制《幼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包含呕吐物处理等12个场景,每学期开展模拟演练。今年以来,处置“食物中毒”模拟事件3次,同时要求各幼儿园配备专用留样冰箱,实行“园长+保健医”双人双锁,每餐留样200g,保存48小时,建立电子留样记录4200条。
(三)打好“宣传牌”,提升食安素养。组织幼儿参与“小小质检员”活动5场,覆盖800人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发布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通过家长群推送季节性风险提示3000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项检查56次,抽检食品样本320批次,合格率从88%提升至99.2%,家长满意度达97.3%,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