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监测体系,巩固防返贫成果。积极召开防返贫监测工作会议,一对一落实帮扶责任人,进一步夯实帮扶责任,截至目前,累计走访脱贫户130余人。把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评估内容,并纳入村和街道干部年终考核范围,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现解决脱贫户突出问题,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二)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全力推动郑家沟红梨产业园、吴家濠玫瑰园、联盟村梅花鹿养殖基地建设。2025年预计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9万元扩建江北社区红梨基地223亩,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还能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保障就业稳定,拓展收入来源。充分发挥村级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14名脱贫户从事生态管护员工作,6名脱贫户从事保洁员工作,3名脱贫户从事公益性资产管护员工作。累计开展农村籍劳动力政府补贴性培训264人次。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公益林资金、小额信贷贴息、生猪无害化处理等奖励补贴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