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网格联动,织密防治网络。召开病媒生物防治专项推进会,构建“街道统筹+社区督导+网格落实”三级责任体系,明确网格员每日巡查任务,重点排查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易滋生区域。建立“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累计发现并整改垃圾堆积、污水滞留等问题10余处,整改率达100%。
(二)精准靶向治理,提高消杀效率。组织村(社区)工作人员成立4支“防治小分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翻盆倒罐清积水”专项行动,重点清理废弃轮胎、闲置容器等小型积水点60余处,投放灭蚊幼虫缓释剂5公斤。针对下水道、垃圾房等区域,采用“物理+化学”结合方式,每周开展1次烟熏消杀,蚊虫密度较行动前下降65%。
(三)促进全民参与,强化防治意识。通过村(社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推送转发的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内容2条,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邀请医生现场讲解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等病媒传播疾病的预防知识,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