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警前置“强根基”。坚持“早预警、早行动”原则,建立“1小时速报”机制。组织(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向沿街商户、居民发放防汛明白卡300余份,重点标注周边低洼路段、排水口位置及应急避难场所,实现风险告知全覆盖。
(二)动态巡查“清隐患”。推行“分级巡查+重点盯防”模式,组建由应急办、(村)社区、网格员构成的汛期巡查队伍,实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三查制度。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排水井篦杂物10余处,加固松动井盖2个。
(三)应急联动“保畅通”。建立“街道-(村)社区-物业”三级应急响应体系,组建2支应急抢险队,配备抽水泵、强光手电等基础设备。明确“30分钟到场、1小时处置”标准,通过微信工作群实时共享雨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