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固本强基,建强服务阵地。围绕“五有”和“全覆盖”工作要求,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指导14个乡镇(街道)、156个村(社区)服务站突出“军的特色”“家的温暖”,因地制宜,精心打造老兵调解室、谈心室、老兵书吧、军旅文化墙等活动场所,配备引导台和咨询窗口,为退役军人提供一个集服务、展示、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二)突出赋能蓄力,抓好业务培训。结合“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根据服务对象诉求和工作难点,组织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开展“点餐式”和“订单式”培训、现场观摩6次,通过逐条解析《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把硬要求细化为任务清单,引导大家对标对表查短板、补漏洞、促规范。按照“经验分享+实地观摩”的方式,嘉陵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作“153工作法”经验交流,供各站参考借鉴;柜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化身“立体教材”,从功能分区、氛围营造,到日常工作,进行全链条实景演示,让观摩者沉浸式体验,即见即学,实现培训一次、带动一片、提升全域。
(三)突出提质增效,推动服务优质。建立退役军人业务帮办代办机制,在14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明确一名服务事项代办员,公开联系方式,简化服务流程,办理建档立卡和优待证申领业务、创业指导、困难帮扶申请1000余人次。持续开展退役军人人事档案数字化,为退役军人提供档案调取、查询、材料预审等全流程服务保障200余人次。聚焦“服务便捷化、管理高效化、数据安全化”目标,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和“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综合窗口,为退役军人返乡报到、户口登记、组织关系转接等14个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广大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更加可感可及、可触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