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工作机制,构建“一体联动”新格局。建立“1+N”协同机制,即设立街道热线办理中心,作为统一受理上级平台派单、内部协调指挥的中枢;N个部门、村(社区)及辖区相关单位作为承办主体,配备专职或兼职热线工作人员7名,确保每一个工单都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建立“1+N”工单协同办理机制,以街道热线办理中心为指挥中枢,统一受理上级平台派单,统筹协调任务分派、进度跟踪和结果审核;N个部门、村(社区)及辖区相关单位作为承办主体,明确专人专岗,配备专职或兼职热线工作人员7名,实现工单“接得住、分得准、办得实”。
(二)提升办理效能,跑出“万缘速度”新标杆。严格执行“8小时初步响应、5小时紧急处置”机制,确保工单接收后快速审核、精准分派。对咨询类、简单求助类事项,推行“首联负责制”,要求承办人员30分钟内电话联系当事人,力争当场解释、快速解决,实现“即接即办、日清日结”。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暖心服务”新温度。定期组织热线工作人员开展业务知识、政策法规、沟通技巧、心理疏导等专题培训,特别是如何与情绪激动的群众进行有效沟通。今年组织专题培训5场,覆盖6000人次。推行“暖心话术”,规范沟通用语,杜绝冷硬横推,努力提升群众的理解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