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头把控,筑牢“溯源链”。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辖区4家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7家维修点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重点查处非法改装、拼装、超标配备电池等行为。同时,建立销售商户台账,督促落实带牌销售、合规宣传责任,从源头上杜绝“问题车”流入市场。
(二)疏堵结合,优化“设施链”。针对“充电难、停车乱”问题,街道大力推进集中充电设施建设,通过利用公共绿地、架空层等空间,新增集中充电桩15处、充电端口220个,覆盖21个住宅小区。同时清理违规停放、堵塞通道车辆600余辆次,推动实现“车有处停、电有处充”的规范管理格局。
(三)宣教引导,凝聚“共治链”。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公众号推送典型事故案例和安全知识50余条;线下在小区出入口、电梯口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3000张,组织消防演练12场。对多次劝阻无效的违规车主,联合公安部门依法予以警告或轻微处罚28起,通过“软宣传”与“硬执法”相结合,有效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查自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