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体系化”责任格局。构建“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林长组织体系,由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街道级双总林长,下设村级林长12名、网格护林员45名,明确各级职责分工,确保林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同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6次,严厉打击破坏林业资源违法行为,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二)实施“系统化”生态治理。将防火工作置于林长制任务的首位,修建和维护防火隔离带25公里,升级改造防火通道32公里。在重点进山路口设立卡口18个。组建18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120人的半专业应急扑火队,配备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等装备150台(套),组织开展实战化防火演练10次,真正实现了森林灾害的“打早、打小”。
(三)营造“全民化”参与氛围。利用植树节、爱鸟周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林长讲堂”“自然教育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活动6余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直接参与群众超1.2万人次。同时公开各级林长名单、责任区域、职责和联系电话,截至目前累计收到并处理群众反映的涉林问题85条,办结率100%,形成了“人人都是林长”的社会监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