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位推动,强化部署。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对标上级要求,优化卫星图斑整治方案,围绕问题清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整改主体与时限,将责任压实到各村(社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下沉一线,精准行动。组织镇村干部与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根据图斑数据与地块位置,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核查举证,因地制宜制定“一图斑一方案”,集中推进整治,确保整改精准达标。同时,压实各村(社区)土地监管共同责任,完善“田长制”与网格化管理,以高压态势推动耕地保护见实效。
(三)宣传引导,促进整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村响”广播、村级微信群及海报标语等,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并充分发挥党员和网格员桥梁作用,动员群众积极响应,提升政策知晓度和配合度,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