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制固廉,筑牢“防火墙”。建立“三级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聚焦受理、审批、出件等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清单。推行“阳光审批”,实现办理流程、时限、标准全公开,做到权力运行全程透明、全程留痕。截至目前,累计排查风险点32个,制定防控措施45条。
(二)监督护廉,安装“电子眼”。构建线上线下双轨监督,线上落实“好差评”一事一评,线下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与清廉示范窗口。组建廉政观察员队伍,常态化明察暗访,形成“审批—监管—反馈”闭环。截至目前,好差评主动评价率达99.81%,差评整改率100%,推送风险预警32条,提前化解违规隐患18起。
(三)服务润廉,优化“新体验”。推动清廉建设与服务融合,推广“刷脸办事”等智慧服务,减少人为干预。开展“清廉窗口”创建,设立党员示范岗,推行延时、预约、上门、微笑服务等举措。在前期医保窗口成功创建基础上,新增宝轮镇、大石镇等6个示范点位,群众满意度达100%,累计提供特色服务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