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支持性服务,筑牢残疾人健康屏障。针对辖区内一级残疾100人、二级残疾224人的现状,聚焦残疾人群体健康刚需,推进精细化支持性服务。落实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为一、二级残疾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提供定期上门问诊、用药调整等个性化医疗服务;定期组织康复知识讲座与护理培训,邀请专业康复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残疾人群体掌握居家康复技能,切实守护身体健康。
(二)落实灵活就业补贴,激活残疾人增收动能。积极推进残疾人灵活就业补贴政策落地,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通过村社摸排、线上宣讲等方式,精准识别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简化申请流程、明确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已上报13名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群体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拓宽增收渠道。
(三)深化入户精准服务,定制残疾人专属关怀。以入户为起点,摸清残疾群体差异化需求。组织镇村干部逐户走访辖区残疾人家庭,详细记录不同障碍者的个性化需求,建立“一人一需求台账”,针对台账信息分类提供服务。为12名听力障碍残疾人对接手语翻译,协助其办理业务、就医沟通;为28名肢体残疾者申请轮椅、助行器等辅助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入户代办”服务,代办医保缴费、补贴申领等事项30余件,让服务精准匹配需求,切实把关怀送到残疾人群体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