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泛组织动员。建立“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责任体系,将全办划分为26个网格,构建“网格管理、划片作战”格局。组织干部、群众党员等带头行动,并以群众坝坝会、“村村响”等为宣传载体动员群众参与。截至目前,共360余人次参与整治,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二)开展专项整治。紧盯农贸街区、农村聚居点、主次干道等关键区域,采取“人力+机械”联动模式,集中开展“三清一改”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清理生产生活垃圾10余车,整治乱堆乱放18处,清理河道1000米,修复破损路面2处,街道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乱象得到全面规范。 
	
	
		(三)完善长效机制。引导村(居)委员会将环境维护条款纳入村规民约;与商户明确卫生、绿化、秩序管护责任;推积分奖励制度,组建专项督导队,针对农贸商铺等定期开展督导10余次。截至目前,共发现隐患问题9个,整改率达100%,有效推动环境治理工作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