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端介入,严把项目“准入关”。建立“三级联审”项目评估机制与负面清单,由招商、发改、经信、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预审,从产业导向、投资强度、预期效益等方面综合评分,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票否决”,累计对17个意向项目进行评估,否决或劝退不符合要求项目4个,从源头保障项目质量。
(二)中端优化,打通落地“快车道”。创新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企业作出承诺即可先行开工。同时,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专职“项目经理”,提供从公司注册、税务登记到规划许可全流程“妈妈式”代办服务。这套组合拳让工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的平均用时大幅缩短30%,企业满意度达95%以上。
(三)后端跟踪,筑牢履约“监督网”。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对已签约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进度、投产达效情况及政策兑现条件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定期督查。引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对项目履约情况开展抽查,对未按约定履行投资计划、未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项目,建立预警和退出机制。截至目前,已督促7个项目按计划推进,有效保障了土地等要素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