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央媒看四川 | 四川凉山,八万余个民族地区家庭受益免费职业教育: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 详情
央媒看四川 | 四川凉山,八万余个民族地区家庭受益免费职业教育: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发布时间: 2020-03-18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信息类型: 信息转载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17日12版)

吸痰、洗头、喂饭、翻身……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里,扎西祝玛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几位老年患者。尽管他们老记不住她的名字,但经常会笑着向这位护士表示感谢。

扎西祝玛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乡子洛村,“因为家里穷,我从小就放羊。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定居成都,成为一名医院正式职工。”

初中毕业那年,扎西祝玛面临辍学,有幸赶上四川实行“9+3”免费教育计划,不仅3年学费全免,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往返学校的车费也能报销。

2009年,四川省在藏区启动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职业学校接受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尽力帮助实现就业。目前,该计划实施范围覆盖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45个深度贫困县。

10多年来,中央和四川省级财政投入20.73亿元用于“9+3”免费教育计划。内地先后有100余所中职学校累计招收藏区学生5万余人和大小凉山彝区学生近3万人,目前已有4.2万人顺利毕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9+3”免费教育计划惠及8万余个民族地区家庭,其中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农牧民家庭子女占90%以上。

扎西祝玛就是这4万多名幸运儿之一。从不会打针到现在单独管床,从不会观察病人病情到现在管理危重患者,扎西祝玛不断成长。“现在是该我回报祖国的时候,我时刻准备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扎西祝玛写下了“请战书”。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如今,在大小凉山,“红旗飘得最高的是学校,环境最好的是学校,人气最旺的还是学校。”彝区群众对教育发展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凉山州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86.3亿元,先后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州级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一村一幼”“一乡一园”工程,修建348所乡镇幼儿园。全州彻底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城乡间、学校间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实现县域均衡。( 作者:王明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