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政民互动> 在线访谈>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焕发利州中医药新篇章
主题: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焕发利州中医药新篇章
嘉宾: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杨旭
时间:2025-09-24
访谈背景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焕发利州中医药新篇章
访谈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作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杨旭。欢迎 杨局长的到来,首先想请 杨局长跟我们的在线网友打个招呼!

【杨旭】主持人,各位网友、市民朋友,大家好!我是利州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杨旭。非常高兴通过今天的节目同大家在线交流,非常感谢大家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焕发利州中医药新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写入《决定》,请问杨局长,您认为这一部署对利州中医药发展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杨旭】好的,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写入《决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是在推进中医药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基础上的与时俱进。这对利州中医药发展而言,是具有方向性、引领性的战略指引,意义重大且深远。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谋划推进,通过制度创新坚决破解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激发中医药改革的整体效应和最大效能。

着眼于加快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文化价值,更加主动地服务和融入利州社会发展战略,自觉在大局中进一步找准中医药工作的定位,提升中医药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和显示度。

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利州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机制,进一步健全中西医协同机制,促进中西医结合,不断彰显利州卫生健康事业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显著优势。

着眼于促进中医中药协同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部门联动,优化政策供给,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构建融会贯通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形成中医中药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主持人】 杨局长,您刚才从服务大局、协同发展等多个维度,解读了利州区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的核心方向,让我们对改革有了清晰认识。那在这些宏观部署落地过程中,我们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群众需求,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呢?

【杨旭】深化中医药改革,就是要奔着解决群众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去,利州区推进中医药体制机制改革,我们的核心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解决我区群众看中医“不方便、不省心、不放心”的痛点——比如偏远乡镇群众想找好中医得跑老远、基层中医馆药品种类少等问题,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跟城里差不多的优质中医药服务。进一步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建成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一是健全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区中医医院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区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的区域带动作用和基层辐射能力。持续推进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县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支持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推动中医馆中医医师配备实现全覆盖。建设荣山镇卫生院“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形成专业与地域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医优势专科网络。

二是健全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机制。着力破解医改中医药工作中遇到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促进中医药融入医改所有政策。配合医保部门推进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遴选推出一批适宜按病种付费的优势病种。推进建立适应中医药行业特点的公立中医医院薪酬制度和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完善中医药全面融入健康中国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中医药健康服务。

【主持人】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老百姓对中医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我区有哪些创新做法?

【杨旭】近年来,利州区聚力于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中医传承发展等重点工作,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服务,强化区、乡镇、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利州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府统筹,完善制度保障,为中医药工作提供坚实支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专项发展规划;成立区推进中医药强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医疗机构设相应机构与专(兼)职人员,形成三级抓落实格局。同时,严格落实《中医药法》《四川省中医药条例》,加强中医医疗、保健、养生领域监管,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卫生目标绩效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中中医药内容分值不低于15%。

二是强化“龙头”引领,夯实基层基础,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十四五”规划期间,积极加快区中医医院建设,开展11类60项中医适宜技术,设11个中医专病、50个中医临床路径病种及55个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建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针灸科、骨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肛肠科)、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在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全区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服务量占比56%,中医处方占比35%;0-36个月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88%、78%。100% 村卫生室配齐中医诊疗设备,配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可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三是聚焦人才支撑,优化队伍建设,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中医药人才的评审及奖励力度,专项奖励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并重点向中医全科医师倾斜。近三年,多渠道引进中医药人才,截至2024年12月,全区中医药人员144人,中高级职称占比56.95%,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7.92%。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实施“传帮带”工程,选派中医药人员到省市级知名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中医培训班,区、乡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分达标率分别达93.2%、90.8%。持续开展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和中医基层指导工作,区中医医院每季度、乡镇卫生院每月分别开展基层指导培训。

四是持续提升能力,改进服务质量,中医药竞争力显著增强。大力推广适宜技术,以两专科一中心建设为契机,在区中医医院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够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够规范开展4类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区中医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帮扶关系,在科室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药业务开展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组建中医医联体,并负责全区中医药远程诊疗及业务指导。全面推行“1+1+1”家庭医生签约,建123个服务团,团队均有中医药服务人员,可定制中医健康指导方案。

【主持人】随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深入推进,广大群众在就医体验、健康管理等方面获得了诸多实惠。那么,具体来看,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给群众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收益呢?

【杨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群众就医成本降低: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

二是健康效益提升: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78044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为15877名0-3岁儿童家长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79.00%、97.05%。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控制率分别达到88.98%、 73.29%。

三是文化体验丰富:扎实开展“百市千县”“蜀道广元 岐黄春秋”等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近5年来,共印发了健康教育处方20余种,印制中医宣传资料30余万份,开展中医药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00余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不少于2次深入机关、学校、社区、景区、农村、家庭,开展中医药“六进”活动,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养生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知识,提升中医药知晓率。

【主持人】好的,感谢杨局长的解答。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给群众健康带来了诸多实惠和效益,请问杨局长,下一步我区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重点计划?

【杨旭】下一步,我区将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抓手,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夯实服务基础,完善三级中医网络

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支持政策,推进区中医医院中医优势专科、中区治未病中心建设,分年度建成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三个市级优势专科。实现全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在10%以上村卫生室设置标准化中医阁。

二、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岐黄传承工程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参加西学中培训,三年内实现基层医师中医药技能培训率100%,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

三、推动融合发展,打造三位一体新格局

立足利州道地药材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建设利州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开发药膳、康养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开展中医名家讲堂进校园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形成以事业为基础、产业为支撑、文化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主持人】

好的,感谢杨局长的介绍,让我们对利州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的长远规划有了新的认识,也希望通过中医药服务能更好惠及群众健康。再次感谢杨局长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在线访谈”栏目的支持与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杨旭】

谢谢主持人,再次感谢广大网友和市民朋友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再见!

【主持人】

再见!

现场图片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