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伍建设“专业化”。实施仲裁调解员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调解员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建立兼职仲裁员选聘机制,从工会、律所等领域吸纳4名兼职仲裁员,充实仲裁队伍力量。
(二)法治宣传“常态化”。扎实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份,覆盖企业1000余家、劳动者2.6万余人次。
(三)纠纷调解“数智化”。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劳动纠纷化解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依托全省调解仲裁办案信息系统平台,完善“网上立案—线上调解—电子送达”闭环流程,力争实现“线上办案率100%”。争取专项资金15万元,引入AI实现仲裁数智赋能,实现远程开庭、语音识别录入等智能功能,打破时空限制,让劳动者维权“零跑腿”,案件处理效率“再提速”,进一步缩短案件办理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