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联动响应机制,凝聚街道治理合力。立足“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街道与各包联单位紧密协作、快速响应,全面落实街长制重点任务,推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街长联动履职,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协同处置。今年以来,协调解决路面破损、设施维护、噪声扰民等各类民生问题50余项,通过“智慧街长”平台受理并办结群众上报事项28件。
(二)强化日常巡街效能,精准治理市容乱象。持续加大街面巡查力度,杜绝管理流于形式,切实提升街长制服务群众实效。重点整治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等违规行为,依法规劝清理占道经营12起;加强违规广告和立面整治,清理各类“牛皮癣”及违规悬挂横幅500余处;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劝导乱停乱放车辆40余起,街面秩序显著改善。
(三)推动多元共建共管,提升宜居街区品质。全面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与临街单位、商户新签续签责任书1300余份。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各类垃圾60余吨,出动保洁、执法人员及作业车辆,整治背街小巷卫生死角30处,辖区环境面貌持续优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