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织密雨情预警“信息网”。依托气象、水文监测网络,实时监测降雨强度、范围及河道水位变化,建立“镇-村-组”三级预警网络,落实专人24小时盯守天气动态。利用微信群、广播等渠道向村(社区)及重点企业推送预警信息100余条,明确降雨时段、强度及影响区域。
(二)筑牢隐患排查“安全堤”。组织镇村干部和网格员分片驻守,对13个山洪危险区、3个地灾隐患点实行“一小时一巡查、一小时一报告”,提前设置警示标志22处;对在建工地暂停作业,加固防护设施6处;对辖区内4条河流、5个水库,安排专人巡查,及时清理河道淤积物10处。
(三)守住应急保障“防火墙”。细化转移避险方案,明确撤离路线、安置地点及责任人;储备抽水泵、铁锹、编织袋等抢险物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灾情信息“1小时内上报、2小时内处置”,严格落实“30123”喊醒叫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