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施策,加强摸排。联合妇联、派出所、民政等部门力量,召开未成年人保护专题会议。同时发挥“儿童之家”未成年人服务阵地作用,开展未成年人信息摸底排查工作。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难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未成年保护台账,定期开展关怀慰问和风险评估,做到风险隐患早防范、早发现、早解决。
(二)普法宣传,增强意识。深入学校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以开学第一课、法治课堂进校园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普法活动,向在校学生宣传防溺水、防诈骗以及反霸凌等方面的知识。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4次,大大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素养。
(三)净化环境,守护校园。发动社事办、综合行政执法办等力量,在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对校园周边小卖部、零售店等开展排查工作,坚决拒绝“三无食品”以及严厉打击恐怖低俗玩具、出版物等出售。今年以来,共开展校园安全排查4次,有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