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责任体系,让巡田“有章可循”。全面推行“田长制”,明确乡、村、组三级田长及其职责,由乡级田长负总责、村级田长抓落实、组级田长负责日常巡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监护人”。目前,共有乡级田长2名、村级田长12名、巡田网格员63名。
(二)创新巡查机制,让问题“无处遁形”。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所等联合组成检查组,采取“定期+随机”方式开展巡田抽查,目前已累计抽查20余次,确保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广泛发动群众,鼓励种粮大户、普通农户担任“民间田长”和信息员,形成“专职队伍为主、群众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三)强化结果运用,让保护“落地生根”。对复杂问题或违法行为,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由农业、自然资源、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坚决打击各类破坏耕地行为。同时,利用巡田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结合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载体,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大力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强农惠农政策,全面提升群众耕地保护意识。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巡田17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