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联动监管网络。按照“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工作要求,采取“分领域负责、全环节覆盖”的方式,组织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乡村建设等部门,聚焦商贸街区、农村院落等重点区域,围绕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非法改装、回收处置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整治,形成监管合力,确保责任无空缺、监管无盲区,为整治行动落地见效筑牢组织基础。
(二)全面深化排查整治。统筹多部门力量开展分层分类排查,综合执法办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查暗访12次,查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15起;交警中队联合应急、消防、市监部门对经营网点、维修店铺实现全覆盖排查,整改“进货记录不全”问题2个;经济发展办完成电池回收网点督导2次,规范回收报废电池6块。并对发现问题实行动态跟踪,确保整改到位,切实防范安全风险。
(三)多维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村村通广播、入户宣传、线上推动等方式,开展案例讲解、逃生演示,普及规范停车、充电与自救知识,截至目前,举办专题宣传活动15场、张贴宣传海报30余张,覆盖群众超700人次,开展充电价格检查5次,推动形成社会共治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