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硬件升级。对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新增自助服务终端1台,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综合服务窗口”2个,在服务大厅打造便民休息区,配齐沙发、饮水机、应急药箱等10余项便民设施,张贴办事指南流程图15张,清晰标注窗口职能、办事流程及所需材料,让群众“进门找得到路、办事摸得清门”,有效提升办事便捷度。
(二)抓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培训+实战化演练”机制,每周组织1次培训,围绕高频事项办理、政策解读技巧、群众沟通方法等内容开展集中学习。每季度召开案例分析研讨会,重点提升工作人员“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服务水平。
(三)抓服务优化。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社保参保、医保缴费等8项高频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取消不必要证明材料3项,压缩办理时间。针对高频问题,通过居民微信群、公众号及时推送政策解读、办事指南,让群众“少跑路、快办事”,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