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罗凌云督导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详情
索 引 号 008454031/2025-01227 发布机构 利州发布 成文日期 2025-11-07
发布时间 2025-11-07 发文字号 公文种类 其他
有 效 性 有效
罗凌云督导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字号:
打印

11月6日,区委书记罗凌云到金洞乡、三堆镇督导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目标,不断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奋力谱写利州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区委副书记安宗明参加调研。

罗凌云先后来到金洞乡龙洞村油茶产业园、白龙湖社区农特产品加工基地,三堆镇井田村五彩番茄基地、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等地,每到一处他都与镇村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油茶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园区管护、品种改良、市场前景,询问农特产品加工园区运营、产品种类、销售渠道及带动群众增收情况,听取五彩番茄基地农旅融合规划介绍及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持续做强特色产业,做好园区管护,在提质增效和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深化“林业+中药材”“林业+经济作物”复合经营,既要守好生态资源,又要释放更多林下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增收双赢。要充分发挥农特产品加工园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构建更加紧密的“农户+加工园+市场”产业链条,推动本地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要坚持以番茄种植为核心,做优采摘、研学、观光等体验业态,打造特色鲜明的农文旅融合主题园区。要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推广利州红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按照“拓基地、提产能、延链条、创品牌”思路,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筑牢农业现代化根基。

随后,罗凌云来到监测户马占花家中,与她促膝长谈,仔细询问其生产生活、家庭收入、政策享受等情况,鼓励她保持乐观心态,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自身不懈奋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罗凌云反复叮嘱乡、村干部,要时刻心系群众冷暖,用心用情开展入户走访,及时精准掌握监测户、脱贫户动态,确保各项帮扶政策精准滴灌、落地见效,用实打实的行动解民忧、暖民心。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金洞乡长阳村村委会,罗凌云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村“两委”换届等工作。他强调,要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重点领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着力营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基层政治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筑强基层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金洞码头,罗凌云仔细查看渡口设施、应急物资储备,了解渡运航线、日均客流等情况。他强调,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渡运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船舶维检,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物资运输畅通。

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罗凌云先后深入三堆镇龙星村刘家坪安置点、康家沟和井田大桥项目现场,详细了解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内容、带动群众务工增收情况,听取天然沥青矿勘查的最新进展、资源储量及加工选址规划,查看了井田大桥建设收尾情况。他强调,要高质量实施好以工代赈项目,确保劳务报酬及时足额发放,让以工代赈真正成为“就业岗”“增收路”,真正实现“赈”的初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法依规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科学规划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桥梁后续附属工程施工,力争早日通车,有效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

三堆镇龙池村铁坚油杉古树公园内的一级古树“千年夫妻树”树龄约2000年。来到古树公园,罗凌云仔细询问古树日常养护、病虫害防治、避雷设施安装等情况。他强调,古树名木作为“活着的文物”,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象征。相关区级部门和属地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古树名木管理机制,细化管护责任,让这些“活化石”在新时代依然枝繁叶茂,成为传承乡村文化、滋养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区领导任小强、成伟平,有关区级部门、三堆镇、金洞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编辑:敬萧菲
责编:陆荣贵
编审:蒋   萍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