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部署摸排,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先后2次组织召开有限空间安全专项工作部署会,明确要求各村(社区)对辖区内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聚焦污水处理池、发酵池、腌渍池、储罐、沼气池、化粪池、地下管道等各类有限空间。截至目前,全办11个村(社区)已完成摸排,共排查出有限空间场所1221处,均按照“一村一册”要求建立详细的安全隐患管理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强化联合检查,落实警示管控措施。由街道应急办牵头,联合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办及各村(社区)组成11个专项检查组,依据摸排台账对全办已登记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逐一开展现场检查,基本实现全覆盖、无遗漏。同时,为强化现场警示,委托专人对辖区所有管网检查井喷涂醒目安全警示标识和风险告知牌共计600余处,有效提升作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三)健全长效机制,压实常态监管责任。着力构建有限空间安全常态化监管机制。一方面,将有限空间场所纳入村级安全员日常巡查范围,要求每月至少开展一轮全覆盖检查并建立巡查日志;另一方面,街道检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不定期抽查,今年已累计抽查7次。下步,将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